消化内科与内镜检查:精准诊疗的“黄金搭档”
在现代医疗中,单纯依靠症状诊断消化道疾病已远远不够。胃肠镜作为内镜技术的重要代表,不仅极大提升了诊断的准确性,更实现了“诊断-治疗”一站式完成,显著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与治疗效果。
什么是胃肠镜?
胃镜:使用直径约1厘米、前端带高清摄像头的柔软管子(电子胃镜),经口腔进入,检查食管、胃和十二指肠。
肠镜:使用仪器与胃镜类似,但更长,经肛门进入,观察直肠、结肠直至盲肠,甚至末端回肠。
核心原理:实时影像传输至屏幕,医生可直观观察消化道内部状况,及时发现炎症、溃疡、息肉、肿瘤等病变。
为什么要做胃肠镜?
胃肠镜不仅是诊断疾病的“金标准”,也是治疗某些疾病的重要工具。
诊断方面
●明确腹痛、反酸、便血等症状的病因。
●早期发现胃癌、结直肠癌,尤其可检出癌前病变和早期癌,治愈率超90%。
●可取组织活检,明确病变性质。
治疗方面
●切除息肉,预防癌变。
●止血、取出异物。
●扩张食管或肠道狭窄段,可通过球囊扩张或放置支架来缓解梗阻。
哪些人需要做胃肠镜?
胃镜适应人群
1.年龄≥40岁,即使无症状也建议筛查。
2.有反复上消化道症状、不明原因消瘦、贫血、食欲减退、呕血或呕吐咖啡样物等。
3.幽门螺杆菌感染、有胃癌家族史。
4.有长期高风险饮食习惯或既往有慢性胃病者。
肠镜适应人群
1.年龄≥45岁建议筛查。
2.有便血、黑便、排便习惯改变(突然便秘或腹泻)、大便变细、腹痛、腹部包块等症状。
3.不明原因的贫血、消瘦。
4.有结直肠癌或腺瘤性息肉家族史。
5.有炎症性肠病病史或既往有息肉、癌史。
6.粪便潜血试验(FOBT)阳性。
检查流程
术前准备
●医生评估、开具检查单,可选择无痛麻醉。
●胃镜需禁食6-8小时,禁水2-4小时。
●肠镜需提前1-3天低渣饮食(如白粥、面条),并按医嘱服用清肠药物,大量饮水,直到排出的大便呈无色或淡黄色清水样为止。
●服用抗凝药物者需提前告知医生。
检查当日
●普通检查会使用局部麻醉,可能伴有恶心、腹胀等不适。
●无痛检查通过静脉麻醉,全程无不适感,睡醒即完成。
术后注意事项
●检查后1-2小时内禁食水。
●当天建议吃温凉的流食或半流食(如粥、汤面)。
●无痛检查后当天不得开车、高空作业或签署重要文件。
●如果取了活检或切了息肉,可能需要吃几天软食,避免剧烈运动。
●注意观察大便,如果出现持续腹痛或便血增多,需及时就医。
无痛胃肠镜vs普通胃肠镜
安全性:无痛胃肠镜使用的麻醉药剂量小、代谢快,由专业麻醉医生监护,非常安全。
总结来说,胃肠镜是一项技术成熟、安全性高、不可替代的消化道疾病检查手段。它是筛查和预防消化道癌症的“利器”。如果您符合上述建议检查的条件,请不要因为害怕或觉得麻烦而回避它,一次检查可能会挽救您的生命。
- 标签:
- 内科
上一篇: 这三个部位发麻,可能是脑梗信号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