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状疱疹痛到怀疑人生?中医诊疗有妙招!
您是否听说过“缠腰火丹”、“蛇串疮”、“火带疮”?这些形象的中医病名,指的就是现代医学所说的带状疱疹。它是由潜伏在体内的水痘——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,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红斑、水疱,并常伴明显的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,是皮肤科的常见疾病。
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
1.好发部位
胸肋部、腰腹部、头面部、上臂部、大腿内侧以及其他部位。
2.典型皮损的特点
(1)先起红斑:皮肤上出现一片片红斑,好发于一侧胸胁、腰部或头面部,一般不超过正中线。
(2)成群水疱:红斑上很快冒出绿豆到黄豆大小的水疱,一簇一簇的,像串珠,周围皮肤发红,排列成条带状。疱液初始透明,后变浑浊,重者可有血疱或坏死。
(3)结痂愈合:大约5-10天,水疱会干燥、结痂。痂皮脱落后,会留下暂时性的淡红斑或色素沉着,通常不会留疤。
3.核心症状
患者自觉皮损局部疼痛明显,老年体弱者常常疼痛剧烈,常扩大到皮损范围之外,有的皮损消退后可遗留长期的神经痛。
带状疱疹的中医治疗
病机探微
中医认为,带状疱疹的发生多因脾虚日久、外受毒邪,肝经郁热、湿热内蕴,相互搏结而发。其核心病机在于:
1.毒邪与体内湿、热、瘀相互搏结。
2.湿热瘀毒阻遏经络气血运行,“不通则痛”,故见局部疼痛伴有烧灼感。
3. 毒、热蕴于血分,显于肌肤,故见红斑。
4.湿热郁阻于肌肤,疏泄不畅,则发为水疱。
特色治疗
针对“湿热瘀毒搏结、经络瘀滞不通”的基本病机,中医治疗以“清热利湿解毒、调气和血止痛”为基本原则,强调整体与局部结合。
在中药内服的基础上,外治法在带状疱疹治疗中也有很好的作用。《素问·血气形志》云:“凡治病必先去其血,乃去其所苦,伺之所欲,然后泻有余,补不足。”刺络拔罐放血法就是非常有效的中医外治法之一,其作用有三:
1.温通经脉,通利气血。推动全身及经络的气血运行,使通则不痛。
2.清热排毒,给邪出路。体内湿热瘀毒等病理产物可随血而泻,该法可阻断毒邪在机体中的扩散,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。
3.活血化瘀,祛邪扶正。刺络拔罐法可排出瘀血,祛瘀生新,扶助正气,有利于皮损愈合。
发病初期,有红斑、水疱时可选择的针灸方法有:刺络拔罐法,疱疹局部围刺法等。
发病后期,无红斑、水疱时可选择的针灸方法有:疼痛部位围刺法,夹脊穴针刺等。
预后与提示
带状疱疹痊愈后患者可获终生免疫,愈后极少复发,复发者常伴有高热等全身症状,提示免疫功能有缺陷及有潜在恶性疾患。
- 标签:
- 皮肤科